24小时电话

犯罪既遂的概念(既遂是什么意思)

admin3个月前492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犯罪既遂的概念这个问题,既遂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既遂是什么意思
  2. 什么叫犯罪客观方面
  3. 为什么共同犯罪没有犯罪的停止形态
  4. 什么罪一经实施即为既遂
  5. 犯罪结果与危险结果有何不同

既遂是什么意思

既遂是指某人实现了某个期望已久、长久渴望的事情或目标,并且感到非常满足和幸福的状态。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个人特别渴望的事情或理想终于实现的时刻,比如职业成功、与心爱的人结婚、完成一个重要的项目等等。

什么叫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亦称犯罪客观要件,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活动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犯罪客观方面是与犯罪客体紧密联系着的,在犯罪构成中,犯罪客体回答的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而犯罪客观方面则是回答了这一客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行为受到侵害,并且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结果。因此,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之一。犯罪的客观方面与犯罪客体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使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矗

在实践中,能够说明犯罪的客观事实是多种多样的。我国立法机关并不是把一切客观事实都作为犯罪客观要件,而是把那些最基本的、足以表明社会危害性质及其程度的客观事实,在刑法中规定为犯罪的客观要件。根据这些条件是否为犯罪构成所必需,可以分为两类:这一类是必要要件,它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待业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每一个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这些因素,否则犯罪不能成立。第二类是选择要件,它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这些要件并不是每一个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只是对于那些法律上有特别规定的犯罪,才是构成犯罪的必要要件。

研究犯罪客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犯罪的客观方面是划分罪与非罪的重要客观标准。

2.犯罪的客观方面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重要依据之一。

3.研究犯罪的客观要件,对于正确分析和认定犯罪的主观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二、危害社会的行为

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的行为是指表现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外部动作。但是刑法所讲的行为,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具有特殊含义的危害行为。它是指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状态,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必须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危害性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

2.必须是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的行为。有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某种危害结果,但不是在自己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就只能属于无意识行为。无意识行为也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无意识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意识的动作或言论。

(2)人在身体受到外力强制下形成的动作。

(3)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行为人无法履行其义务。

这三种情况,由于缺少人的心理因素,都不能认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刑法中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作为与不作为这两大类:

所谓作为,就是指行为人用积极的动作来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作为是犯罪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许多犯罪也只能表现为作为的形式,如果行为人不采取积极的行动,那么犯罪意图就不可能实现。

所谓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实行某种行为,消极地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所以,不作为是人的一种消极行为。刑法上的不作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一般来说,这种义务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确定的: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2)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3)由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

2.行为人有可能履行这种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

在认定不作为时,关键是要判明行为人有无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仅仅违反一般道德义务的行为,只能受到道德谴责或者纪律处分,而不能构成犯罪。

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少见,在刑法分则法,只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只有少数几中,另外,有的犯罪既可以由作为形式构成,又可以由不作为形式构成。

危害社会的行为在认定犯罪时有着重要的意义,单纯的思想不是行为,没有行为就不能构成犯罪,惩罚只有思想而没有行为的“思想犯罪”,是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刑法学理论格格不入的。

三、危害社会的结果

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损害。

犯罪客体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之分,危害结果因此也可以表现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情况,物质性的结果通常可以直接根据数量、重量、状态或价值直接计量出来,非物质性的结果往往是无形的,抽象的,一般不能计量,但是根据案件的全部事实和情节,对非物质性的结果仍然可以确定危害的严重程度。

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作出了种种规定,这些规定反映出在不同犯罪中危害结果的不同意义。

(1)在过失犯罪中,将实际造成一定程度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是否具有一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是区分这些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2)在故意犯罪中,以发生严重物质性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

(3)对危害结果未作了任何规定的,这是指危害结果是非物质性的犯罪的情况。

(4)绝大多数故意犯罪中要求一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如果该种危害结果没有完全发生,那么,这种犯罪就没有既遂。

(5)在一部分故意犯罪中,将某种特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是否发生,作为构成犯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以及从重处罚的条件。

总之,正确理解和掌握危害社会的结果,对于正确分析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区分罪与非罪,从而保证正确的适用刑罚,都有重要意义。

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我国刑法的罪及个人原则要求:一个人只能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责任。因此,当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已经发生,要使行为人对这一结果负责任,就必须查明这一结果是由该人的行为所造成的,也就是说,要确定行为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刑法上所要求的因果关系。如果缺少这种因果关系,就不能使行为人对这一结果负担刑事责任。

在以辩证淮物主义为指导解决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时,应当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在司法实践中判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到客观事物本身中去调查研究,必要时,还要依靠科学鉴定,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因果关系的相对性。在选择作为原因的危害行为和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时,应当注意两点:一是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特点。作为原因的现象必须是先于作为结果的现象出现的。二是因果关系的目的性。刑法研究因果关系有自身的目的,因此,在从复杂的社会现象抽取决定的环节时,要服务于刑法解决行为人刑事责任这个目的。

3.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只有在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因果关系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才能具有客观基础,但是我们应当明确:我国刑法因果关系原则上要求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只有在极特殊的案件中,作为必然因果关系的补充,才有各存在的意义。

4.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5.要注意不作为犯罪中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6.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

五、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都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

任何犯罪都是在一定时间和地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实施的,但是,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部分犯罪都不以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为要件。但是,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条件下,是否具有法律要求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是划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

在法律对犯罪时间、地点和方法没有明确要求的案例中,由于犯罪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社会产生的震动和危害有不同,例如,在城市商业区大街上公然抢动、杀人,与在僻静巷子里实施同样的犯罪产生的社会效果就有很大不同。因此,这些案件中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对于确定犯罪的危害程度,会有一定意义的。

为什么共同犯罪没有犯罪的停止形态

共同犯罪中停止形态的认定要结合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但不能简单等同。对于共同犯罪的既遂而言,根据“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即只要部分共犯人的行为导致法定结果而出现既遂状态,则对其他共犯人均以既遂论处;

共同停止形态问题的核心主要在于犯罪中止的认定,简单地说,对于直接实行犯而言,因其行为能够直接造成法定的犯罪结果、危险状态等的发生,对其可以比照单独犯罪的停止形态处理,即自动放弃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并能有效防止结果的发生,可以认定为中止;

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什么罪一经实施即为既遂

即时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构成既遂的犯罪。

犯罪结果与危险结果有何不同

1、结果犯,指由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共同构成犯罪的客观方面的犯罪。

结果犯的既遂,不仅要求有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缺少危害结果,犯罪的客观方面就不具有完整性或者说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不齐备。

2、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

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3、危险犯,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三者都是犯罪的既遂形态,区别在于,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禁止行为既构成犯罪而不必发生法定不利的后果,结果犯即强调结果又强调行为二者缺一不可,危险犯是不法行为已经实施完结,并且不法行为一定会造成法定不利后果

犯罪既遂的概念和既遂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链接:http://flzs.12364.com/flzs/a879c77d8b0ad063.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